close

 
 
台灣股市的格局變小了
財報效應是調整股價的開始
【主筆室】 2007/5/3 老謝
○○六年最後一個交易日﹐台股以七八二三七二收盤﹐當時市場都很期待台股上萬點﹐很多人都期待台股上萬點。不過我們仍提醒市場投資大眾台股上萬點是有附帶條件的﹐也就是說台股不會自己跑上萬點﹐是有很多條件必須搭配在一起﹐這其中的要項包括稅制改革﹐把過高的遺贈稅率降下來﹐讓海外資金回流。或者是目前四%的投資上限鬆綁﹐最重要的是兩岸關係的改善﹐也就是說在大家矚目的開放大陸人士來台投資﹐或是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﹐或是兩岸直航議題﹐只要上述三個項目﹐其中一個項目有明朗發展﹐台股將有極大機會挑戰萬點行情。

兩岸關係仍傾向負面發展
這是年初我們樂觀的期待﹐不過這幾年來﹐國內政局暗潮洶湧﹐國內的政治領導人只為了個人的大位之爭﹐沒有人敢為台灣的前途勾勒出未來遠景。而上述對台灣經濟發展有重大轉機的因素﹐也全部都因為卡在「一個中國」﹐或是執政黨的「消極不作為」﹐使得台股很難有效突破八千點大關。

今年開年之初﹐我們就為今年台股的格局作了如此假設﹐假設兩岸關係沒有辦法得到有效開放的解決﹐那麼台股在八千點關卡即是大關﹐即使過八千點﹐也會被壓縮在八千點以下。這是因為台股八千點以上﹐除了原有外資挹注外﹐必須靠外力來突破困局。目前這個外力與兩岸的格局與發展大有關係﹐但是最近一個月來﹐有兩個徵兆對台股其實是不利的﹐其中一個是台灣拒絕奧運聖火入境﹐本來我們都標榜政治力不介入體育﹐現在兩岸都用政治力在處理兩岸的問題﹐一個中國的議題未能有效處理﹐兩岸關係很難開展。
其次則是連戰先生發起的兩岸經貿論壇﹐這是第三次的國共和談﹐只是國民黨沒有行政決策權﹐中共中央又不願與民進黨政府對談﹐使得這個經貿論壇只淪為形式上的對話﹐過去像水果﹑貓熊都成為空包彈﹐這次兩岸經貿論壇﹐除了因郭台銘﹑王文淵﹑尹衍樑等重量級台商與會﹐且跟胡錦濤握手鏡頭在台灣頻頻傳送外﹐最要命的是中國國家旅遊局長邵琪偉公開宣示﹐大陸人士赴台旅遊不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﹐等於為大陸人士赴台旅遊正式譜下休止符。

從去年元旦開始﹐台灣的旅遊業即為了大陸人士來台觀光卯足全勁在準備﹐去年萬企(2701)漲到廿二五元﹐六福(2705)漲到廿七元﹐今年華國飯店(2702)漲到四四元﹐國賓飯店(2704)漲到四○‧八元﹐第一飯店(2706)漲到四○‧五元﹐晶華酒店(2707)減資後漲到四一四五元﹐都是為了大陸人士來台預期而大漲﹐如今﹐眼看著今年大陸觀光客成行又化成泡影﹐原來本來已經拉高的本益比﹐立刻面臨很大調整壓力。

台灣很多產業都寄望中國經濟崛起後的資金挹注﹐我們來看看亞洲週邊繁榮的地區﹐像是人口只有五十幾萬的澳門﹐去年一年有二千二百多萬觀光客﹐澳門因為賭業發達﹐結果國民所得達二萬九千多美元﹐一躍而超過香港﹐澳門房地產大漲﹐百業繁榮﹐這是因為外力介入。香港只有六九萬人口﹐但因去年到港旅客達二五二五萬人次﹐香港從二○○三年之後的CEPA﹐造就了香港股市從八三三一大漲到二九七一的超級大傳奇﹐中國旅客是繁榮香港內需的最大助力。

新加坡﹑香港﹑澳門都靠中國

新加坡經濟這幾年也因為核發賭業執照進入繁榮的新局面﹐新加坡去年GDP成長達七九%﹐今年首季也有七二%﹐新加坡股市也大漲到三四五六的歷史新天價。除了賭業外﹐新加坡大力招徠中國企業到新加坡上市﹐新加坡設立了一個「龍籌股」﹐大力爭取無法到港掛牌的中小企業到新加坡掛牌上市﹐到目前為止﹐新加坡已爭取了一一八家中資企業到新加坡上市﹐台灣除了旺旺之外﹐去年在新加坡掛牌的徐福記﹐今年以來股價也大漲三成。

從香港﹑澳門﹐看到新加坡﹐這種類似台灣的小規模經濟市場﹐經濟力量通常都與自身無關﹐而是能夠爭取到多少外在資源﹐像上海股市最近力邀匯豐控股到上海股市掛牌﹐這是上海證管會的大動作﹐目的在增加上海股市的市值﹐這些中國週邊的市場都努力壯大自己﹐唯獨台灣的政治人物彼此都在算計對方﹐對未來國家發展完全沒有半點策略。

像是二○○○年阿扁總統上台即主張調降遺贈稅﹐但是阿扁總統已經都快卸任了﹐到目前為止﹐無人敢動遺贈稅一根汗毛。我們用了很多手段限制台灣的資金出走﹐但是有錢人還是運用各種手段把錢拿到外面去。這些年來﹐外資(FPI)投資台灣的錢達四兆多台幣﹐彌補了台灣資金出走的困窘﹐可是外資匯進來的錢只是拿去買股票﹐他們在台灣用人很少﹐這使得台灣百業都很蕭條。這些年來﹐台灣的人﹐台灣的錢只出不進﹐台灣當然好不起來﹐更要命的是香港﹐中國快速崛起﹐讓台灣的資金很容易找到新出路。

今年全球股市仍然有相當不錯的表現﹐這其中深圳股市在五一長假之前又拉出長紅﹐今年以來深圳股市大漲九二%﹐上海股市也大漲四二%﹐表現稱霸全世界。而過去五年表現亮眼的金磚四國股市﹐今年巴西大漲一一%﹐俄羅斯與印度都上漲逾二%。亞洲股市的馬來西亞上漲廿%﹐南韓上漲逾九%﹐菲律賓﹑印尼﹑新加坡股市漲幅都將近一%﹐只有日本股市漲幅一%多﹐台股幾乎在去年底收盤的位置﹐關鍵仍是外頭的資金力量不足。

日本經濟今年展現強勁的成長力道﹐從一九九年跌下來﹐日本的股市及房地產其實已經很便宜了﹐可是日本本地的資金一直往外流﹐日本人員外國資產非常積極﹐外資則是到日本借錢﹐他們借出了非常廉價的日圓﹐再將日圓轉換成別的幣別﹐再投資別的國家的資產﹐獲得利率○‧五%不到的日圓﹐再把錢放在七五%的紐西蘭幣﹐或是高息又有強力升值的貨幣﹐這是一本萬利的事。於是這股逐利差交易(CARRY TRADE)大行其道。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來日本借日幣﹐但是借出來的錢卻不在日本投資﹐而日本卻像提供全世界投機的彈藥庫﹐造就了全世界股市的大榮景﹐但是日經指數今年從一八三○○回檔迄今﹐仍然無力再創高價。

深滬股市大漲﹐台灣資金加速外流

台灣的情況跟日本有一點像﹐目前台幣卅三元﹐理論上已經弱得不能再弱了﹐而且台灣的利率只有二%多﹐照理說﹐再把錢匯出去根本沒有道理﹐可是台灣資金仍在外流﹐這是因為外頭的吸引力太大了﹐例如﹐最近很多朋友都告訴我﹐他們在中國大陸很多親戚朋友都來台灣借錢買A股﹐本來這只是借錢的關係﹐後來大家發現投資A股實在太好賺了﹐這種借貸關係﹐就形成了借人頭來投資的關係。今年上海A股在二月廿七日一度從三二二跌至二八六六﹐如今一下子又漲到四三五。上海A股漲勢欲罷不能。如果這在別的國家對台灣關係影響不大﹐偏偏很多住在台灣的人﹐在中國大陸都有很多親戚朋友﹐於是即使台幣再貶值﹐大家眼看有利可圖﹐仍然把錢匯到中國大陸﹐去分享A股一杯羹。

從二○○三年起﹐香港股市展現大多頭榮景﹐再到這兩年深滬股市的全面大漲﹐台灣的投資人都投資有道。大家前仆後繼在香港﹑深滬股市找機會﹐最近大家赫然看到﹐很多過去在台灣享有高知名度的外資基金經理人都派駐香港去了﹐很多國內投信重量級要角﹐如今都到上海去尋找機會﹐所謂山不轉路轉﹐台股漲不起來﹐只好在別的市場找新機會﹐這是台股資金失血的最大危機﹐四月廿四日深滬兩市的成交量高達三一八億人民幣﹐換算成新台幣達一三兆以上﹐而台股現在成交量卻很難上千億﹐中國股市沸騰不已﹐台股卻格外冷淡﹐這是台灣股市最大的危機。

今年台股最大的憑藉是引進中國的活水﹐包括中國大陸人士來台觀光﹐大陸人士來台投資﹐或是兩岸直航議題。目前看來兩岸的政府各執己見﹐雙方不易見到有任何一方讓步﹐如果大家各執己見﹐那麼台股今年萬點行情恐不易見到。也許五月六日民進黨初選結束後﹐也許會有轉機﹐不過看起來﹐目前沒有這個跡象。

四月卅日的財報大限到期了﹐雅新(2418)無法繳財報﹐已淪為全額交割﹐這些一連串財報效應﹐提醒投資人必須找到好公司來投資﹐今日報載台塑八寶獲利達四八五億﹐大多數台塑旗下企業今年EPS都會超過六元﹐這些財報好實力的公司都會受肯定。鋼鐵股的美亞(2020)首季純益四六一億元﹐EPS達二五五元﹐股價肯定上漲。正新(2105)首季純益八九二億元﹐EPS○‧六八元﹐比市場預期好。台橡(2103)首季六‧○一億﹐EPS○‧九二元﹐永大電機(1507)首季純益三‧○二億元﹐EPS○‧七三元﹐也都對股價產生激勵效果。高價股的宏達電(2498)首季純益五五三八億元﹐也比市場預期好﹐聯發科(2454)首季純益七八三二億元﹐也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﹐股價開始受肯定。可成(2474)首季繳出一七五二億的佳績﹐EPS達三二三元﹐也讓股價向上彈升﹐而鴻海(2317)在激烈競爭中﹐首季EPS達三‧○三元﹐讓鴻海股價直接攻上漲停。

台股面臨八千點大關挑戰﹐看起來全球股市漲勢欲罷不能﹐台股單獨下跌機會不大﹐只要兩岸關係搞不定﹐台股喪失更大投機動力﹐指數空間不大﹐未來只傾向個股的股價調整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eiyunlin 的頭像
    peiyunlin

    異想夢遊

    peiyu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