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迎戰負債!理解自己財務結構 找回信用的力量 

提供/今週刊

負債是什麼樣的心情?扭轉負債的力量是什麼?卡債纏身,卡奴上街頭吶喊,這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,但呼籲政府伸出援手之餘,如何從根本解決嚴重的債務問題?從哪裡跌倒,就要從哪裡站起來!扭轉負債的最大力量,還是要靠自己,只有坦然面對債務,拿個人的信用與誠信當資產,正面接受卡債,才能走出卡債風暴!
 
負債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?為什麼這麼多卡奴走上街頭,發出憤怒的吶喊?

三十歲的陳俊良,去年夏天整整有三個月時間,他把自己封閉在中和賃居的套房裡。他不太敢接電話,擔心是催債公司打來的。他沒錢張羅食物,只好到福利站買一包二十八元的黃金糖,肚子餓了就吃一顆,就這樣吃了一星期。

陳俊良的債務有多少?五張信用卡,合計三十萬元的卡債。看起來並不多,但他自己說,「一毛錢就能逼死一條好漢,當時就是感覺明天不曉得在哪裡,甚至想過十多種自殺方法。」

走出負債陰影 全國預估五十一萬人信用破產,其中年輕人占大多數

根據金管會統計,全國約有三十五萬四千六百人的卡債,金額不到三十萬元;另外還有十六萬人的卡債高於三十萬元。也就是說,像陳俊良這樣因負債而把自己封閉起來,日夜顛倒,躲避銀行催債的「潛在」憂鬱人口,足足高達五十一萬人,這還不包括那些積欠信貸、親朋好友借款且無力償還的非卡奴債務者。

要走出負債的陰影與無力,需要很大勇氣,特別是信用卡或現金卡卡奴,多半是年輕不懂事的新生代,不一定具有穩定工作收入,卻要背負高達二○%的信用卡循環利息。

但年輕人一定無力還債嗎?今年三十七歲的富邦人壽北四區部長梁國榕,就非常不認同。他二十三歲的時候,曾經天真的信任一位大哥,準備投資獲利至少十倍以上的美國房地產開發事業。

從事建設公司行銷企畫,剛退伍又天真的梁國榕,拚了老命,跟親朋好友湊了五百二十萬元,分三批匯到美國去。那是民國八十四年春天的事情。三個月後,他發現他所信任的大哥,不再接電話。六月盛暑,他跑去大哥家按電鈴,看到信箱裡塞滿了沒人整理的廣告單、人去樓空,他宛如青天霹靂。

被騙走了五百多萬元,而且都是標會、高利貸與跟親朋好友借來的資金,梁國榕嚇得兩腿發軟。他擔心債權人跑去找家人討債,他趕緊跟爺爺、奶奶編了一套謊言,說要幫朋友照顧空房子,從此有將近半年,他四處借住朋友家,就是為了躲債。

「我那時每天都睡不著,一定要聽到窗外麻雀叫,天微微亮,才有點安全感,勉強睡了一會兒。」梁國榕當時在建設公司的月薪有六萬元,屬高所得,但因為知道這些錢根本不可能還清債務,他開始思索要找業務性質的高獎金工作。

八十五年元月,梁國榕進入富邦人壽賣保險。農曆年關前,是朋友追債最苦的時候。他想起他一位朋友曾經用保單借款,把錢借給他,因此他跑去找這位債主,看能不能再賣出一張保單。

朋友看到他,臉色很難看,但還是請他吃了碗麵,同意拿出舊保單給他健診一番。這個突破,讓梁國榕打開心結,開始敢面對債主。慢慢的,他勇敢的去找原來的債主賣保險。有些人碰到他會破口大罵,「梁國榕,不要臉,欠錢不還,還敢來賣我保險?」

但梁國榕會誠實的跟債主說,「我來,就是要感謝你曾經借錢給我,我願意面對你,就表示我有誠意還錢,可是如果你不支持我的保險事業,我就沒有能力還錢。」一番話,常常說動債主跟他買保險。

珍惜信用資產 迎戰負債的最大力量,還是自己身上無形的信用資產

梁國榕從這樣的過程中,開始體會到,原來主動面對問題,才能有機會徹底解決問題。然後他也開始想通了,既然要選擇面對債務,就應該跟家人站在一起。因此在八十五年夏天,他開始回家過正常生活。

「當時以為自己沒有朋友、沒有家人了,其實他們都還在。」梁國榕足足花了一年才轉了念頭,體悟到還債其實還是要靠自己的信用,因為只有朋友信任他確實想盡辦法在還錢,才有可能支持他的保險事業。後來他花了兩年,就還清了所有債務。

梁國榕後來碰到有卡債的朋友,都會分享自己走出人生陰霾的經驗。他建議有卡債的朋友,一定要先弄清債務狀況,然後主動去找銀行協商,同時改變理財觀念,強迫自己要去儲蓄,慢慢建立理財專業知識,才能徹底節流、開源,徹底解決債務問題。

卡債族使用信用卡消費而讓自己財務負擔沉重,可以說是不當使用自己的「信用」資產,如果期待《破產法》來解決債務問題,毋寧是讓自己的「信用」徹底崩盤。很多人不明白,迎戰負債的最大力量,其實還是自己身上無形的信用資產。

理財暢銷書作家羅伯特.清崎(Robert.T.Tiyosaki)在《財富執行力》一書中拿富爸爸的話舉例說,「(舊約聖經)大衛能打敗歌利亞,僅僅是因為他懂得如何使用槓桿的力量。一個年輕小夥子,加上一個簡單投石器,就擁有了遠遠超過令人生畏的巨人歌利亞的力量。這些就是(財務)槓桿的力量。」

這根能讓卡奴脫離貧窮,走向財富天堂的財務槓桿,還必須有個支點,這個支點,就是債務人自己身上的信用。陳俊良去年因為失業又背負卡債,感到萬分痛苦時,就是在有個朋友介紹他去認識羅伯特.清崎的觀點後,心態才豁然開朗起來。

善用財務槓桿 只有明瞭財務方面的專業知識,才能快速脫離債務

陳俊良當初會用信用卡借款,主要是因為準備與朋友合夥開公關公司,因此借了十萬塊錢。沒想到創業不如預期,薪資無法進帳,使得利上滾利,卡債膨脹到三十萬元。他遠在高雄的父母,不知道兒子發生了什麼事情,電話中老是擔心兒子花天酒地,使得親子關係漸行漸遠。

不過認清了只有靠財務專業知識才能讓自己快速脫離債務之後,去年八月,陳俊良寫了一封長信給已經退休的父親。信中他坦承自己陷入債務問題,希望父親拿老家的房子跟銀行貸款,這樣他就能以三%左右的房貸利息,取代循環利息高達二○%的卡債。

父親收到長信後,打電話跟兒子確認這個還債計畫可行後,只跟銀行借了五十萬塊錢,就幫兒子還清了卡債。陳俊良主動打電話給過去口氣很差的催債公司人員後,發現對方的態度竟然一百八十度大轉變,不但一口氣將債務金額打了六折,還主動提供免費服務,幫他處理其他四張信用卡的債務問題。

這個經驗,讓陳俊良更徹底認清了信用的重要性,由於誠實地面對家人,讓他能夠重拾家人對他的信任,也讓他認識到,「保有我的信用,我才能貸出更多的錢,幫自己創造財富。」

陳俊良後來用不到三十萬塊錢的現金,還清了所有債務,然後他又將剩下來的十多萬塊錢現金,買了一間小套房,然後拿套房當抵押品,向銀行辦理房屋貸款。至於套房,他則出租出去,每月收取一萬多塊的租金,扣除房貸本息以後,還多出了約兩千塊錢的現金。

從羅伯特.清崎的著作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一書中,陳俊良更進一步體認到資產與負債的差別。原來能夠把錢裝進我口袋的,叫做資產;把錢掏出去的,叫做負債。而口袋的現金流不足,再多的資產也無法營造一個良好的起居環境與生活品質。

比如陳俊良有對王姓夫妻朋友,夫妻每月收入合計達八萬元,但是身上卻積欠卡債達一百五十萬元,換算下來,每月卡債卡息高達六萬七千五百塊錢,加上基本生活開銷至少要一萬塊錢,剩下的現金僅剩二千五百元。

但是陳俊良以自己的經驗,建議這對夫妻趕緊將卡債轉換為信用貸款。同樣一百五十萬元債務,但是七年期信用貸款每月本息大約只有三萬元左右,扣除基本生活開銷,還能有四萬元的現金。如果這些現金都拿來提前還債,那麼不出三年,債務早就一乾二淨。

主動與銀行協商 勿懼於面對銀行,透過協商換成利息較低的信用貸款

還債的關鍵在於,債務人必須主動找銀行協助,用自己的信用來轉換利息較低的信用貸款,但是多數人卻怯於面對銀行或者債權人。這也是政府推出卡債協商機制後,才逼出三萬五千多位卡奴出面與銀行進行債務協議。

根據富爸爸、窮爸爸的原理,有錢人是靠資產來創造現金,因此錢透過複利增值,錢越積越多;而卡奴剛好反過來,不懂得運用現金流原理,反而透過負債來讓支出增加,利上滾利,自然陷入惡性循環的陷阱中。

梁國榕建議的簡易還債流程步驟中,第三點正是養成正確的儲蓄觀念,也就是先建立好每月儲蓄目標,把所得扣除儲蓄,才是每月能消費的錢。這樣做的目的,其實正是要創造現金流量,再透過正確的投資,以時間複利的方式,為自己創造財富。

負債其實並不可恥,可恥的是不敢面對債務,以及學不會運用自己的力量,正面迎戰負債。

如果能夠用正面面對債務,很多的走過債務陰霾的人士,如名旅遊節目主持人謝佳勳、台北便以利教會大安堂牧師徐壯華,都見證著用誠信、負責任的態度迎戰負債,並走出開闊與富裕的人生。

卡奴勇敢站起來明天才有希望

卡奴若有滿肚子的委屈,沒有人可以講,找張老師聊聊是一個情緒可以紓解的管道!張老師在去年10月提供專線電話提供諮詢,輔導卡債族打起勇氣解決債務問題,早日回到正常生活軌道。張老師台北中心黃正旭總幹事提出,卡奴常抱怨心事沒人知,在社會上不被尊重;甚至有人道聽塗說,認為債務拖過20年就不用還錢或是等破產法修法後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。

黃正旭鼓勵卡奴勇敢面對問題、自我負責,走出卡債陰霾。張老師機構目前配合卡債協商機制上路,動員數百名受過訓練的義工,採取電話或面談,鼓勵、關心良性的溝通,對卡奴伸出援手。除此之外,張老師也分三階段輔導卡債族,首先協助卡債族先清楚了解個人債務金額,接下來評估個人收支狀況以及還款能力,之後再與銀行討論還款的條件與方式。

萬一債務人是中低收入戶應該向社會局求援,取得相關證明與協助;若是失業的卡奴應該向就業服務中心登記,有穩定的收入後才有能力解決債務問題。張老師機構再三呼籲,卡債族要理性處理問題,千萬不要自暴自棄,走上絕路。

--------
蠻激勵人心的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iyu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