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窩蜂! 財富管理會不會是另一個風暴?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06/03/26  工商時報

過去幾年,國內各銀行競相投入推廣信用卡和現金卡,但如今卡債風暴浮現,銀行幾乎成了「過街老鼠」,許多消費者則淪為「卡奴」。在雙卡之後,現在財富管理成為銀行最當紅的業務,連證券商也紛紛加入,出現百家爭鳴的競爭態勢,如果金融業不夠自律,不禁令人擔心未來幾年後,是否再度出現另一場未知的風暴。

台灣人很流行一窩蜂,十幾年前泡沫紅茶、蛋塔,前幾年風行的網路公司等,都曾大舉吸引市場投入,雙卡的情況也是如此,近三年來各銀行投入大量人力開拓信用卡、現金卡業務,業績是蒸蒸日上,獲利也扶搖直上,讓未布下重兵的銀行獲利大嘆不如。

但曾幾何時,雙卡風暴襲擊,銀行呆帳大舉冒出,卡奴、社會更將矛頭指向發卡的銀行,造成銀行不但大幅虧損,形象也因而受損,過去幾年賺的恐將付諸流水。

然而在雙卡業務已不再迷人,但在業務、獲利成長的壓力下,各銀行今年再度積極切入財富管理業務,理專人才一夕之間當紅,除了這幾年已陸續招進龐大的理專人員外,有財富管理業務的銀行,各家理專多在一、二百位到二、三百位,各銀行計劃今年要招進來的理專,少則近百人,多則一、二百人。

但在理專人員需求大量增加,不禁令人擔心未來理專人員的素質到底如何,更令人捏一把冷汗的是,以過去銀行競爭的態勢來看,未來理專人員是否為了達到業績而「拉」客戶,不管客戶的需求為何。

而這個情況似已出現值得注意的訊號,各銀行紛紛將財富管理客戶門檻大幅往下降,多數銀行往來資產門檻已降到一百萬、一百五十萬元。

尤有甚者,銀行業在財富管理是賺手續費,對客戶建議投資,但投資成敗、盈虧,都是客戶自已負責,若銀行建議不當,或者理財專員為了業績,過分推銷理財產品,若日後有所虧損,必將紛爭不斷。有了卡債風暴的前車之鑑,金融業本身和主管當局實應事先防範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iyu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